指數分配與排隊理論
令 W 表示在 Poisson 過程中,由開始到第一次事件發生的時間(這是一隨機變數)。由上節知
但
所以
這個機率分配稱為指數分配。可計算得
,這就是第一次事件發生的平均時間。另外,
。
現在讓我們討論排隊理論。排隊的現象無所不在:買各種票、吃自助餐、超商、百貨公司……等。顧客揣度「應該排那一服務櫃台會比較快?」「到底還要排多久?」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問題;相對的,商家也要盤算到底在何時要開幾個窗口櫃台才符合成本,探討這個問題的數學理論通稱為排隊理論,而指數分配經常被用到排隊理論,當作服務客人時間(這是一隨機變數)的機率密度函數。
讓我們假設某櫃台,服務客人的平均時間為 μ,想像在服務結束後,櫃員會亮燈請下一位客人進來,則亮燈的平均時間是 μ。若將「燈亮」視為一事件發生,則亮燈的過程近似於一 Poisson 過程。而且前面定義的 W 正好表示兩次亮燈間的間隔。所以 W 的機率密度函數是指數分配:
例.
現假設一櫃台平均服務時間為 3 分鐘,設等待時間的機率密度函數為
(1)等候時間超過6分鐘的機率是多少?
事實上,等候超過 T 分鐘的機率是
。
(2) 另一個合理的問題是,如果在我前面還有另一個客人,則我怎麼描述,我等待時間的機率分配呢?
令 W1 是第一個客人等待的時間,W2 是第一個客人開始被服務後,我所等待的時間,則
,而且總等待時間 U = W1+W2,另外顯然 W1 與 W2 是互相獨立的。所以我們的問題就是要計算 fU(t),由309頁例子的方法,可以計算得
或者,如果將指數分配 fW(t) 想成是
分配,則此相當於
因此如果我們想知道總等候時間不超過 5 分鐘的機率,則
有一半的機會。
(3) 如果前面有 n-1 個客人時,則可定義
,其中 Wi 彼此獨立,由 Gamma 分配性質知
,即
這告訴我們
分配與排隊理論的關係。我們將細節留作習題。
習題:
(1) 超級市場一服務員平均服務時間為 2 分鐘,若用指數分配當作等候時間之機率分配,則機率密度函數是什麼?
(2) 如果他正開始服務一位客人,而你前面還有一位客人在等候,則你會等超過 6 分鐘的機率是多少?
(3) 若服務員甲平均服務時間為 2 分鐘,而服務員乙之平均服務時間為 3 分鐘,如果你選擇乙,你朋友選擇甲,且一起開始接受服務,則你會比朋友快的機率是多少?(當然甲與乙的服務是相互獨立的)
你能給出一個一般的計算公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