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洞中龟仙,(https://xueqiu.com/1413417531/328305338)
多年来坚挺昂贵的钻石,最近两年突然崩盘了。很大程度上被人为打造出来的钻石神话,正在慢慢破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形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暗淡。最近,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宣布,将毛坯钻石价格下调10%至15%,创下历史上最大降幅。这是继年初降价10%以后,戴比尔斯在年内的又一次降价。《三十而已》剧照作为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商,戴比尔斯历史上很少大幅降价,即使在钻石行业不景气的年份,戴比尔斯也通常是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交易灵活性,甚至给予客户拒绝货物的权利,降价是很少使用的手段。原因就在于,通过严守价格底线,可以维持钻石保值的高端形象。但是,这一轮钻石行业的衰退史上罕见,去年10月,美国的第二大钻石制造商(WD Lab Grown Diamonds)已经申请破产。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即使是戴比尔斯也不得不放弃价格底线的原则,从去年以来就开始多轮降价,但即便如此,降价也没能挽回钻石行业的颓势。从国际裸钻价格指数(IDEX)来看,在2022年接近160的高点之后,最近两年持续下跌,最新裸钻指数只有95左右,跌幅超过40%。不仅如此,戴比尔斯放弃价格底线之后,其实也相当于摧毁了钻石多年来的神话,那就是钻石其实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保值。一旦钻石保值的神话破灭,反过来又会让更多消费者对钻石止步。《色戒》剧照钻石价格最近几年大跳水,主要还是和供需关系有直接关系。钻石的需求越来越萎缩,而供给量越来越多,所以引发了钻石价格的崩盘。从需求层面来看,钻石的需求主要来自婚庆和时尚奢侈品这两大场景,无论是婚庆还是时尚需求,这几年都在萎缩。从婚庆消费来看,很多钻石消费大国的结婚率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钻石的消费。以中国来看,10年前,我国的结婚率大概为10‰,而现在的结婚率只有5‰左右,降到10年前的一半。以结婚登记人数来看,2024年上半年,我国结婚登记人士只有343 万对,是十年前同期的一半。除了中国的结婚率一路下降,日本和韩国的结婚率也是越来越低,这两个东亚邻国的结婚率只有4‰左右,基本上都处于历史最低记录。婚庆场景是钻石最主要的消费终端,当全球主要钻石消费国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钻石消费自然也就会大幅萎缩。《凡人歌》剧照除了婚庆场景之外,时尚奢侈品是钻石另外一大重要需求,这几年也是大受冲击。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具备奢侈品属性的商品都不太好卖,从豪车到名表再到服饰类奢侈品,销量都在放缓。对于昂贵的钻石而言,也难以逃过消费降级的冲击。从投资需求来看,最近两年黄金进入一轮历史性牛市,也让普通民众对于黄金越来越追捧,分流了对于钻石的消费。《克拉恋人》剧照最近两年,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种因素刺激下,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仅仅在今年就上涨了30%,黄金的历史性牛市,让很多人开始追逐黄金,无论是投资性金条还是首饰金,都成为普通民众购买的对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黄金,一路下跌的钻石就更加被冷落。对于钻石而言,除了消费层面萎缩,供给层面还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从供应层面来看,国际钻石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是天然钻石的厂家越来越多,而更具颠覆性的是,人工培育钻石正在迅速崛起,彻底打破了钻石市场的垄断。《我的前半生》剧照很多年来,南非的戴比尔斯处于超级垄断地位,占据了全球9成的钻石供应,因此,戴比尔斯对于钻石定价具有极强的话语权。但是,随着全球很多地方都陆续发现了大型钻石矿藏,戴比尔斯的垄断性大幅下降,占全球钻石供应的比例从曾经的9成下降到3成左右,从从前相比,钻石行业的竞争性大大提高,价格体系也出现松动。 除此之外,人工培育钻石的崛起,更是给传统天然钻石带来颠覆性的冲击。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相比,不仅在外观上足以乱真,甚至更具视觉冲击力,仅靠传统手段已经很难分辨出区别。人工培育钻石不仅成本低,而且产量高,只需要数周就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这彻底颠覆了天然钻石的稀缺性属性,彻底改写了钻石行业的游戏规则。《蒂芙尼的早餐》剧照由于培育钻石技术越来越成熟,产量越来越高,导致培育钻石之间也开始形成了价格战,培育钻石价格和天然钻石价格相比更是越来越便宜,只有天然钻石的1/20,按照目前的速度,将来还会更加便宜。培育钻石的生产工艺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所以人们对于培育钻石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美国是全球第一大钻石消费大国,去年人工培育钻石的零售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到今年已经接近60%,已经全面超越了天然钻石。《眼泪女王》剧照最近几年,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寻找更便宜的平替成为消费主旋律。人造钻石的快速崛起,就成为天然钻石最理想的平替。除了部分有钱人会依然固守对于天然钻石的偏爱,愿意为天然钻石的溢价买单。更多普通人会越来越务实,毕竟,连更有钱的美国人,都已经有6成消费者开始买人造钻石。
头痛、背痛、湿疹、水肿、粉剌、失眠、焦虑,反复发作的感冒,挥之不去的咳嗽……这些症状,一定年纪以后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样。它们算不上是严重的病,但让人感觉每一天都过得不舒服。长此以往,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精力充沛、能量饱满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了。中年以后的人生,难道注定与种种长期症状或慢性病为伴吗?正因为这些困扰着中年人的长期症状既普遍又难解,养生理论和实践的市场永远繁盛活跃。跑步、游泳、瑜珈、普拉提等运动方式各有各的拥护者,健康饮食也是个广阔的领域:少糖少盐已经成为共识,碳水的好坏之分是永远的话题,轻食到底怎么吃也值得探讨。《今天的她们》剧照问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像是地平线,让人看得到走不到。工作,学习和家庭都是日程表上的大山,不能挪移,不能避让,被挤压的都是个人时间。该睡的时候睡不着,不想起的时候必须起,忙起来没时间吃饭,能吃饭的时候顾不上想吃了什么,一天到晚对着电脑屏幕,疲劳的间隙最方便的休息方式是刷手机。其实,人类过上食物足够丰富的现代生活,不过是两代人的工夫。大部分时间坐在室内椅子上的劳动方式也差不多只有几十年。可以想象,从远古走来的人类躯体,还不太适应现在这种闲适、营养过剩的生活,种种疾病便缠上了我们。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社会的健康问题尤为严重,60%的人有长期慢性病,50%的美国人曾经有过精神疾患,74%的美国人体重超重或肥胖。在国民健康上的支出上,美国也是各国最高,2022年达到美国GDP的17.3%;但平均寿命却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我们这一天》剧照今年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书《好能量》(Good Energy)正是切中了美国人的养生焦虑。作者凯西·密恩斯认为:过度的医疗干预和越来越细分的治疗根本不能解决困扰美国人的健康问题。她将普遍的慢性病归咎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营养过剩,过度的糖摄入,维生素和矿物的缺乏等因素,导致人体细胞以不正确的方式代谢糖分和脂肪,产生“坏能量”。另外,长期生活在压力中,摄入药物和环境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缺乏睡眠,都是细胞产生“坏能量”的诱因。免疫系统攻击输出“坏能量”的细胞和组织,释放炎症信号,清除“坏能量”的来源,导致器官受损,不能正常工作。她认为,要停止免疫系统对自身器官和细胞的攻击,就要纠正细胞的代谢调节,输出“好能量”。要把“坏能量”变成“好能量”,应该从改变食物和生活方式做起。凯西·密恩斯原本是一名医生,21岁进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25岁成为耳鼻喉科的住院外科医生,医学生涯一路顺风,发表了多篇论文,但她意识到,自己做的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只是短暂地减缓了病人的症状,可是不久后他们又会回来见医生,因为相似的症状又出现了。在她看来,是美国社会的医疗出了大问题,这样的无意义使她非常痛苦。终于,31岁生日那天,她辞去了住院医师的工作,将研究方向转向代谢健康和疾病预防领域。美国人的饮食方式有大问题,而美国医疗界对此保持沉默。2019年,快餐业在广告上花费50亿美元,诱导儿童热爱快餐食物。40%的美国营养饮食学会的经费来自食品公司。密恩斯医生相信,如果美国人践行健康饮食,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许多人的健康状态会大大改善,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也可以大为减轻。密恩斯医生呼吁每一个在意自己健康的普通人学着读懂自己的血液检测,了解检测单上那些看着陌生的术语——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好胆固醇、坏胆固醇……等概念。她要求读者关注自己的腰围,了解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不同。现在有大量的科普渠道,让没读过医学院的普通人迅速理解这些概念对自己健康的意义,真正做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她也谈到了压力和恐惧对健康的危害,认为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也会导致“坏能量“的产生。因此,人们有必要学会做大脑思维的主人,让思想帮助身体疗愈,而不是造成更多的伤害。《小森林》剧照雄心勃勃的密恩斯医生提出了四周内达致“好能量”的健康计划。首先,她要求读者想清楚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列出最困扰自己生活的事情,在精神上树立决心,向“好能量”转变。其次,监控自己的生理指标,记录自己吃下的食物,每周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为了帮助人们做计划,她列出了一份详细易读的清单,还附上了早午晚餐的营养食谱。让身体创造好能量,感受没有疲倦、头痛、背痛的生活是多么舒畅。密恩斯医生的书中提到的炎症对健康的影响,在别的养生理论中也出现过。日本心血管专家池谷敏郎的《抗炎生活》也解释了体内慢性炎症的危害,可能引致肠炎,动脉硬化等。肥胖也是炎症的成因——大量白色脂肪细胞堆积导致低氧状态,引起慢性炎症。《抗炎生活》以日本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建议读者多吃抗氧化能力强的蔬菜水果坚果,并尽量连皮带籽完整食用,达到最好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过量糖分和深加工食品的危害,社会要求政府对管控食品工业过量加糖的行为,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因为营养不良和肥胖越来越普遍地同时存在于儿童身上。人们开始重视食用尽量完整、未加工过的蔬果,保全其中的营养成分。深色绿叶菜如羽衣甘蓝很受追捧,因为它维生素含量很高。来自传统西方和其他文化的发酵食品,比如开菲尔酸奶、纳豆、天贝,也进入了西方养生人士的菜单,因为它们对肠道菌群有助益。《孤独的美食家》剧照对健康生活理论有兴趣的中国读者,如果已经读过一些类似的书,大概会有种感觉:危害健康的机制可能有许多假说,提升健康水平的方式却是殊途同归——离不开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指标,多吃健康食物,少吃加工食品,避免摄入环境中的化学毒素等。关注养生的人群这几年应该已经拥抱过好几种养生理论,产生了认同和质疑。养生理论未必都对,比如密恩斯医生认为癌症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来预防,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只有30%-50%的癌症可以预防,相当一部分癌症成因不明,很大可能是基因导致的。坚称只做一样事或多吃一样东西就能全方位提升健康,大抵也是一厢情愿。宣称某种多人喜爱的食物忽然成了致癌物质,这种大字标题更是有重流量轻事实之嫌。但是,多摄入公认的抗炎食物,少食用过度加工的食物,饮食睡眠规律,坚持锻炼心肺肌肉功能,是几乎所有养生理论都主张的,也跟中国传统提倡的生活方式相吻合。在各种理论中,蔬菜、水果、坚果都被公认为抗炎食物,比如富含维生素C的甜椒、柑橘、花菜,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杏仁、南瓜,富含多酚类的洋葱、苹果、茄子、胡萝卜等,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分担过量的氧化压力,起到降低慢性炎症的作用。中国又有着极为丰富的蔬菜水果资源和不时不食的悠久传统,应季的蔬果搭配着吃,健康的生活方式离我们并不远。而且新鲜的蔬菜水果也比加工成汁的更高,保留了更多膳食纤维,升血糖的速度也更慢;来自食物的天然维生素也比加工的维生素片活性更高。《与凤行》剧照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必须健康”成为一种新的焦虑和压力来源。在饮食总体健康的基础上,经常奖赏一下自己,红烧肉配糙米饭,小蛋糕配绿茶,火锅多涮鱼片青菜蘑菇,也是消除压力,达成精神健康的良好方式。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妻子突然怪异的行为和语言,竟然是她的同事们无意间的一个动作引起的。2021年4月初的一天,妻子告诉我,她和她的一个要好的姐妹准备应聘一家新开的大型饭店,那里的待遇比现在工作的小饭馆强多了。妻子今年50岁了,从我们20岁那年结婚开始,她就在农村老家种地,照顾家庭。后来,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她忙着照看孩子,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十多年前,我们在县城安家后,她开始学做服装生意,服装店支撑了三年,赚不到钱,把小店转让给别人后,她就在县城打零工。如今,刚刚而立之年的儿子和女儿都结婚成家,妻子没有多少事情可做,还是想着继续打零工,来补贴家用。《盛夏未来》剧照我说:“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孙辈们也不需要你照看,你出去打工,就是打发无聊的时间,图个开心和找个说话的人。工资多少无所谓,只要你找的工作让你快乐就好。”十天后,妻子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她成功应聘到凉菜师这个岗位,准备在这家饭店好好干,争取拿到更多的工资和奖金。入职大概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妻子下班时间比规定的要求越来越晚了,特别是晚上,比原来要推迟一个小时的时间。她开始有点后悔去这家饭店了,抱怨厨师长什么活儿都让她干,本来不属于择菜洗菜倒垃圾的活儿,一股脑地推给了她。我说:“本来不属于你们凉菜师的活儿,以后再派给你,拒绝就是喽。”妻子说,老板为了节省人力工钱,把洗菜工辞了,以后洗菜工的活儿,就归菜案了。有一天晚上,妻子晚上10点才回到家,对我说:“现在什么社会呀,实在人没有好报。”说完后,她呆呆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金婚》剧照我看了她一眼,发现疲惫的脸色有些发黄,赶忙问道:“没什么事吧?”妻子无精打采地说:“没事。”我也没有多想,督促她说:“赶紧洗漱去吧,明天一早还要上班呢。”从那以后,妻子下班回到家,很少和我说话了,只是抱怨工作太累,人际关系太复杂,然后一个人跑到她自己的房间倒头大睡。现在看来,那时的妻子,心理上已经有了和往日不同的变化,只是由于我的粗心大意,没有看出来。我清楚地记得,6月27号是周日,妻子中午下班回家后对我说:“我不去饭店干了,已经给老板和厨师长说完了。”我说:“你出去干活儿本来就是图散心的,感觉环境不好,咱不干就不干,回家休息就是了。”离职后,妻子神情越来越恍惚了,脸色变得黝黑,原来健谈的她,几乎不说话了,即便和她聊天,她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嗯”字回复。《隐秘的角落》剧照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些恼怒起来。我看着她面无表情的样子,心想:这到底是怎么了?有一天晚上,她从小区散步回来,到家后对我说:“后面有个人跟踪我,而且路边邻居还有人说我闲话。”我隔着窗户看了一下,哪有什么人啊。她非让我下楼看看那个陌生人走了没有,我只好下楼,在楼下逛了一圈,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她的异常举动让我一头雾水,问她到底怎么回事,说她什么闲话了。她说:“邻居们说她,那事都传到网上去了,还和没事人似的,还闲逛呢!”妻子的这些话,让我丈二摸不着头脑,问她那事是什么事,她怎么也不说,弄得我一夜无眠。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要是有什么事,母女两个沟通起来更方便。女儿现在是一家民营工厂车间里面的主管,虽然工作忙,但是我觉得,这件事还是告诉女儿更好一些。第二天一早,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女儿,她赶来告诉我说:“俺妈妈早就告诉我这件事了,只是怕你生气,才没有告诉你。”《都挺好》剧照在我的追问下,女儿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原来,妻子在上班期间,厨师长顺势拍了她一下肩膀,还说道:“大姐做菜手艺不错,加油啊。”然后,让另外几个厨师正好看到了,他们几个人起哄,“嗷嗷”叫着、笑着。让她一下子感觉很难为情。我说:“怎么不早告诉我啊,憋在心里干什么,人家拍你一下,也许是无意的,也许是出于对你工作的肯定,表示一下热情和鼓励。再说了,这个厨师长也是30岁左右的小青年,他和咱儿子差不多的年龄,就是拍你一下肩膀,也没有什么呀。”女儿说:“俺妈妈早就把这件事告诉我了,我也劝她,现在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男女间开玩笑的尺寸比这大多了,也没有什么。再就是怕你知道了这件事会生气,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我对妻子说:“我不会生气,也不会找人家去,这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别再想了。”妻子哭着说:“我就是想不明白,我这么认真卖力地给人家干活儿,为什么就得不到人家的尊重,还拍我的肩膀,我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这样的事传出去,怎么让我做人啊!”《疯人院》剧照我知道妻子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她从农村出来,没有多少文化,可能对这些玩笑不能接受,只好慢慢劝导她说:“这样的事情没有人往外传,你就放心吧,什么事也没有。”妻子一口咬定说:“饭店里有监控,厨师们会传到网上去的。”我和女儿怎么劝说都没有用,看着她哭泣的样子,我第一次替她感到难受。二8月初,情况越来越糟糕了,有一天早上,起床后,我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妻子忽然对我说:“从四楼跳下去,会不会摔死?”我被她的话吓一跳,赶忙打电话告诉了在我们附近医院工作的妹妹。其实妹妹也知道了妻子的这些事情,担心我生气,没有告诉我这事,全家就我一个人蒙在鼓里。妹妹第一时间赶到我家,把我拉到卫生间,悄悄告诉我说:“最近嫂子身边不能离开人了,需要亲人的呵护帮助。实在不行,必须看医生了。”我说:“有这么严重吗?”妹妹说:“嫂子都说跳楼会不会摔死这样的话了,你还不拿这事当个事看吗?稍微不注意,闹不好真的会出人命!”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浑身发颤,大脑蒙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疯人院》剧照到了晚上,妻子的情况更加不好,妻子拉着毛巾被,盖住我俩的头,神情严肃地对我说:“以后没有我了,你要带着孩子们好好过,最好我们现在赶紧离婚,把家里财产放到你一个人的名下。”我说:“怎么啦?”妻子说:“不能给你说,这是秘密,咱家里有监控监听,给你说了,家里会出大事的。”我当然不相信妻子说的那些话,但开始为她的病情担忧起来。第二天一早,我把昨天晚上妻子告诉我的那些话原原本本地告诉女儿和妹妹,她俩也觉得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决定把她送医院看医生。8月6号一早,我们三个在我家碰头,决定把她送医院。不管我们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她坚持说:“我没有病,不去医院。”就这样僵持劝说两天后,她多疑乱语的情况愈发严重,没办法,我们强行把她拖到车上,直奔妹妹所在的医院,去看妹妹推荐的一位老中医。之前妹妹介绍说,老中医看焦虑、多疑以及心理疏导很有一套。走到医院后,家属们都回避了,我们躲在门诊一边偷听,听着她哭了有半小时的时间,替她难过极了。老中医给我说:“她现在身体虚弱,阴气太重,对那件事还是耿耿于怀,肯定是受到了刺激,先吃十服中药补补阳气,调理调理看看吧。”《瀑布》剧照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妻子坚持去菜市场买菜,我不放心,只好跟着她。回来的路上,她抓着我的手说:“后面有两个人跟踪我们,赶紧回家。”她连拉带拽地把我拉回家,关起门来说:“我听见那两个人说我了。”我说:“我怎么没有听见啊,人家说你什么啦?”妻子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她听见一个男人在她身后说:“老公鸡,老母鸡,老母鸡去看老中医,老母鸡飞跑了,最后剩下一个老公鸡!”我听后,不禁大吃一惊,还吓出一身鸡皮疙瘩!我百思不得其解,她怎么会说出这样的句子来?我心里害怕极了,面对她说出的这几句话,心里扑腾一下,没有任何的招数来劝说她。邻居们的说话声、附近广场舞传来的歌声和音乐,都让妻子如坐针毡,好像都在说她的那件事,再加上她多次有轻生的念头,拿的中药还没有吃完,我们决定必须去当地有名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看医生去。之前,妹妹通过同学的关系,联系到一位熟悉的医生。妻子一听说要住院,情绪立马变得暴躁起来,我们三四个人拽不住她,非要离开医院。趁我们松手的机会,她跑进医院的110值班室,要求人家送她回家。我连忙跟着过去,听着110值班人员对妻子的开导,她的情绪才慢慢变得平静下来,我们好说歹说,妻子终于同意住进医院。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的日子,2021年9月20日,上午11时,在做完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我,妻子的病情是:分离性障碍,需要住院治疗。在我们办理完核酸检测等等一切手续后,住进了济宁戴庄精神病防治院1号楼。《温暖的甜蜜的》剧照妻子的病情终于确定了,杨大夫告诉我说:“是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精神病的一种。这个疾病多发于社交面狭窄、不擅交流交友的家庭妇女和儿童。你老婆的病情是轻型的,除药物治疗外,要多安抚,以关心照顾为主。”三来之前,没有想到妻子病情这么严重,会被安排住院一个月,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都需要打针吃药,病人身边也不能离人。无奈,我只好向单位请假,照看陪护她。我们下午开始了住院以来的第一个吊瓶。然而没有想到,妻子竟然偷偷拔掉输液的管子,不愿意输液。她哭着对我说:“吊瓶里面有毒药,会打死我的。”就这样来来回回拔掉输液管好几次,折腾得护士都不耐烦了。第一天晚上护士发药的时候,特别交代我,像妻子这样的病号,大多数对药是抵触的,会趁人不备把药片扔掉,要看着把药吃进嘴里。我特别留意妻子第一次吃药的情况,怎么劝说就是不吃,好在对面病床的大姐也帮着我劝说妻子,她才肯吃下花花绿绿的五六种药。对面病床上的大姐悄悄对我说:“你看看她嘴里咽干净药片了吗?许多新病号都是把药片藏在舌头下面,再吐出来。”我让妻子把舌头伸出来,看看把药吃干净了吗。她不情愿地给我看,果然是这样,妻子竟然背着我,在舌头下面藏有两粒药片。我哄着妻子,像哄小孩子一样,好说歹说,才把药片吃下去。我感激地给对面大姐点头微笑,她明白我的感谢和意思,好像劝说妻子似的自言自语道:“这些药可贵了,咱来就是治病的,治好了赶紧回家,在这里,干什么要听医生和护士的话。”《承欢记》剧照第二天早上9点,准备输液的时候,妻子拉着我,把我俩的头用病床上的被单蒙起来,悄悄对我说:“对面那个女病号是公安局派来监听我们的,什么话也不要给她说,我只好答应着她。”她说着说着,忽然大哭起来,说我们两个从20岁结婚,到现在不离不弃,一路走来不容易。我哪天死了,让我找个有文化的女人,还不能欺负儿子女儿。她的这番话,历数了我们30年婚姻的种种不易,我们两个就这样抱着头哭在一起。我给她擦拭眼泪,她给我擦拭眼泪,然后傻傻地看着对方。我劝她:“我永远不会放弃你的,你要听医生的话,好起来,我们回家,还想吃你做的韭菜盒子和手擀面条呢!”她哭着答应了我,刚好,杨大夫领着几个医生护士查房,正巧看到这一幕。给妻子挂上吊瓶后,杨大夫把我叫到她办公室,告诉我说:“她的病情原因还是她在饭店工作期间,同事开玩笑拍她肩膀引起的,她视名声如生命,知道别人看见了,害怕传到网上,因为走不出这个怪圈,所以一直恐慌、纠结。类似她这样的病人,就是因为内心孤独,没有朋友和倾诉的对象造成的,这个病好起来的话,你做丈夫的是关键,要多开导她,关心她,多陪伴她,最好在阳光下多走动。”26日下午15时,妻子打完吊瓶,她还在熟睡中,我在二楼西面的走廊散步,接到弟弟从济南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前一阵子老父亲感觉食道不舒服的结果出来了,山东省立医院诊断为食道癌晚期。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和弟弟通话结束后,我一头扑在窗棂上号啕大哭起来。《狂飙》剧照这个哭声,饱含了许许多多的心痛和无奈。为父亲,为自己,亦为妻子。挨着窗户的几个病友过来,静静地看着我哭。没有一个人过来劝我,我也不想让别人来劝,就想把这些天的苦楚和遭遇哭出来,释放备受煎熬的心情。其中有一个说:“他也许压力太大了,或许又遇到其他伤心的事,让他哭一会儿吧,哭出来就好些了。”我马上找到妻子的主治医生杨大夫,告诉她我的情况,看看能不能给妻子提前办理出院,我要急于见到父亲,要好好陪他几天。10月4日,是父亲在省立医院化疗第一周期出院的日子,为此,我央求杨大夫在这一天也给妻子办理出院手续,我们要急于见到父亲。好在杨大夫知道了我父亲的病情,她非常同情我的遭遇,特许妻子出院。就这样,我结束了在济宁精神病医院的半个月的陪护生活,带着病情不稳定的妻子,驱车回父母家,与同日出院的老父亲会合。见到老父亲的那一刻,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早已是泪水涟涟。《狂飙》剧照父亲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我们也回归了往日的平静。有一天,我在拾掇储藏室的时候,在妻子电瓶车挡风的包里,发现她原来上班时的厨师帽。在我看到那个白色的厨师帽的那一刻,我不由得怒气冲天,我痛恨那个厨师帽!我想,妻子的病情、一切的祸根都是源于那家饭店。趁妻子不知道,我把那顶厨师帽扔到了垃圾桶,心里祈祷着:让它连同我们这几个月的病痛和折磨,都烟消云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