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毛腿”A型导弹在历史上并不出名,而真正使“飞毛腿”导弹出名,并且闻名世界的是“飞毛腿”B型导弹,即9K72战术导弹,北约代号为SS-1C型战术导弹。该型导弹可以通过轮式运输底盘,完成运输、垂降、发射等工作,拥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可以通过公路网和野战发射阵地,进行快速发射和转移工作。早期的“飞毛腿”B型导弹,射程达到了300公里,而精度误差减少到了400米以内。
更为可贵的是,“飞毛腿”B的造价极为便宜,由于采用了简单的制导系统,以及更为简单可靠的结构,“飞毛腿”B的造价仅达到了“爱国者”导弹的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而这种导弹同样可以搭载常规弹头和战术核弹头,使得敌方不得不部署拦截系统,分出多余精力用来应对这种导弹。由于性能好、价格便宜、战术性高,苏联非常喜欢这种导弹,在1964年服役后,没过多久,苏联便部署了几百套“飞毛腿”B型战术导弹系统。并且还曾在7、80年代大量出口给华约国家和亲苏国家,因此“飞毛腿”B也被称为是导弹界中的AK47。
“飞毛腿”B并未采用激光制导、卫星GPS制导等方式,而是传统的惯性制导,弹体结构也较为简单。这便意味着,一些稍微有学习能力的国家,在获取到“飞毛腿”B型导弹后,很快就能上手。而稍微有些技术基础的国家,通过非常简单的逆向分析,也会仿制出性能差不多的导弹,如朝鲜、伊拉克等四个国家,都有自行生产“飞毛腿”B型改版的能力,而苏联同时在三十多个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叙利亚等国,都部署或转交过“飞毛腿”B型导弹。
使“飞毛腿”B型导弹真正出名的是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使用“飞毛腿”B型导弹轰炸伊朗的主要城市,将“战术”导弹用成了“战略”导弹,而后来伊朗也获得了“飞毛腿”导弹,双方开始了无休止的“飞毛腿”互射。而在海湾战争期间,走投无路的伊拉克军队,使用“飞毛腿”导弹轰击以色列城市,大部分“飞毛腿”被爱国者导弹拦截,又使得“飞毛腿”成为了劣质导弹的代名词。
“飞毛腿”C型和D型在此不过多赘述,都是在B型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的。“飞毛腿”导弹作为一种短程战术导弹,无疑是成功的,它价格低廉、便宜、而且存在一定的威慑性,尽管精度不高,但是谁又能保证它无法命中呢?堪称薛定谔的飞毛腿,因此拦截方往往需要有计划的部署雷达、反导系统,用来针对“飞毛腿”导弹的发射,尽管“飞毛腿”至今为止并未达到过它战术任务的需求,但是“飞毛腿”本身的存在,便已经把敌方搞得精疲力尽也是一种成功。并且在第三世界遍地开花,使得“飞毛腿”成为了第三世界的AK47,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成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